怀民亦未寝,是沙雕网友歪解《记承天寺夜游》产生的梗。主要用来调侃半夜闹醒朋友,拉着对方和自己一起熬夜的苏东坡。《记承天寺夜游》者: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。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、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
译文:
有一天苏轼本来都脱了衣服想上床睡觉了,但是发现外面的月色非常好,想出去看看月亮。但是自己一个人遛弯儿又挺无聊的,所以决定去承天寺掌握自己的好朋友张怀民。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之后,发现一件很欣喜的事情,就是对方正好也没睡呢,把对方叫出来两个人去遛弯,两个人遛弯了很多风景,两个人也聊了很多人生的事情,感觉心情好了很多。在自己回去的这个路上想着做首诗吧,然后就有了这首诗结尾,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意思也非常容易理解,就是何处无月,何处无竹柏,哪个地方都有月亮,哪个地方都有竹柏,这样的景色随处可见,只是缺少两个闲人罢了。这两个闲人在这里指的就是苏轼和他的好朋友张怀民。如果代入到现代角度来看,张怀民半夜睡得好好的莫名其妙被苏轼叫起来出去遛弯儿,想必是个人都会不爽。可能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:苏轼:怀民,怀民醒醒张怀民(睡得正香):ZZZZZZZ苏轼:怀民怀民,快起来张怀民:(睡眼惺忪)啊?啊?发生甚么事了?
苏轼:走走走,出去遛弯儿
张怀民:(非常不情愿)卧槽,大半夜的,你自己不睡觉,还不让劳资睡了,要修仙啊
苏轼扭头写了一句:怀民亦未寝。
B站和抖音还有人收集了苏东坡不仅自己热爱熬夜,还喜欢折磨朋友、折磨家人,拉着他们一起熬夜的种种证据,种种历史证据表明,在苏轼这个熬夜冠军前辈面前,我们都是熬夜弟中弟。这种轻松诙谐的内容,引爆全网对于古人熬夜的共鸣,因此火爆开来。
衍生梗:张怀民你睡了吗